我的讀書生涯是從亂讀書開始的。
1980年代初期,萬象更新,文藝復蘇,各種出版物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,曾經被打入冷宮的中外文學名著,開始陸續(xù)出現在書店的書架上,一時間令人眼花繚亂、目不暇接。我那時雖然只是一名初中生,卻也對這些書籍抱有濃厚的興趣,無論是文學、歷史、哲學,還是自然、地理、宗教,只要覺得主題新鮮、內容有趣,便無不涉獵。
于是,那一時期我閱讀了大量的中外名著,從《林海雪原》《青春之歌》,到《紅高粱家族》《古船》,以及重版的外國文學經典《高老頭》《呼嘯山莊》,還有后來陸續(xù)出現在我視野中的叔本華、尼采、靄理士等人的作品。
或許每一個讀書人都經歷過這樣亂讀書的時代吧:沒有目標,沒有計劃;繁蕪叢雜,良莠并收。但凡能夠拿到手的書籍,無不視作寶物,珍若拱璧——只是憑著個人的興趣亂讀書,乃至盲人瞎馬,誤打誤撞,成為那一時期亂讀書的典型特征。
讀書雜,自然不能用心專一;亂讀書,也大率只是泛泛讀過,無法進行太深入地了解,這些都是事實。但對于我而言,卻也漸漸地形成了一種積累,養(yǎng)成了一種“雜食動物”的口味,甚而慢慢讀出了一些門道,對書有了自己的認識:哪些書是好的,哪些書是不怎么好的;哪些書適合我,哪些書不適合我。有了比較,就有了選擇;雖然走了一些彎路,卻也受益匪淺。
讀書或許的確需要有一定的目標和計劃,但我個人以為,更重要的還是多讀書、讀雜書。因為閱讀本身就是一種樂趣,具備獨立的價值,從閱讀中找到快樂,才是讀書真正的動力。試想,如果沒有多讀與雜讀,你又怎么知道哪些書適合你,哪些書不適合你呢?所以讀書本來就是一件如人飲水、冷暖自知的事情,有目標、有計劃固然好;如果沒目標、沒計劃,卻也不妨多讀、雜讀,從多而雜的閱讀中,去尋找適合自己的那一本書、那一個作者。
多讀書,讀雜書,經常會誘發(fā)連鎖閱讀,由一本書引領,遇見另一本書,就像進入一個新的世界,正是在這種相互發(fā)現的閱讀中,我們才會真正體驗到讀書的快樂。
單就我個人來說,從閱讀到寫作,同樣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。古人說“物不得其平則鳴”,讀書多了,難免會有一些想法要表達。
我對明末清初的歷史的寫作,即主要受到兩位作家的影響:一位是姚雪垠先生,如今再看,他的長篇小說《李自成》雖然存在著很多缺點,但他刻畫的人物、描繪的場景,卻依然能夠打動人心;另一位是黃裳先生,他的文字耐人咀嚼自然不必多說,他對南明史的研究與考證,尤其令我心折。讀過姚先生和黃先生的著作,我便對明末清初的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,進而閱讀了大量有關的書籍,進而又有了一些想法要表達……
對于生活,我從來沒有過高的要求。我只想一個人躲進書房里,安安靜靜地讀自己喜歡的書,寫自己喜歡的文章。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進書房,我希望自己是坐在書桌前伏案讀書,或者寫作,享受著陽光的溫煦,和時光的靜謐。
我希望自己二十年來閱讀與寫作的成果,能夠結集成一套我理想中的小書:小開本,小精裝,適合攜帶,便于翻閱;裝幀風格簡約,封面大面積留白,邊框點綴一些梅蘭竹菊的圖案……從中呈現出的是一種不喧嘩,不招搖,素面朝天,榮辱不驚的內在質地。
我希望這是二十年閱讀歲月所給予我的最好的饋贈!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